*本文来自“海外中文研究资讯”。
中华书局(香港)
2021-07-09
【内容简介】
谈论早期思想时,学界通常只是将文本视为思想的存储库,而不是自具价值的研究对象。这种方法不仅会导致对早期思想史的理想化描述,还在文本传统与哲学传统之间划出了人为的界限。本书则转变分析焦点,将文本视为当时文化、社会现实中的有意义的实体,进而讨论古代世界文本的物质条件、写本文化、书写、意义建构策略、文本群体、哲学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。通过分析郭店一号墓出土文本意义建构的不同策略,通过分析可以根据物质证据来加以判断的古代世界的哲学思维活动,本书区分出了「基于论述的文本」、「基于语境的文本」两种文本类型,认为战国时期中国的哲学生产出现了一种新变化,发展出了层次化地组织思想、融合性地看待现实的复杂论述形式,哲学文本不再借重外在于文本的文化大框架,不再依赖由文本、意义中介、信息接收者组成的意义传达的三方关系,而是自内生成意义,成为了独立的哲学实体。这类独立的哲学文本,与战国时期写本文化的兴起同时出现,既得益于竹简被广泛用作轻便的书写材料,同时又受到写本文化发展以及相应增加的信息流的推动。它们既是新兴的写本文化的产物,又是写本文化的促进者。
【作者简介】
麦笛(Dirk Meyer),牛津大学皇后学院中国哲学中文院士及中国哲学副教授。主要研究范围为中国早期哲学思想、《尚书》研究、简帛文献及语音分析。著作有《早期中国论证的文学形式》、《竹上之思》及《早期中国的文献与论证:〈尚书〉和书的传统》。
【目录详览】
目录
中文版前言
引言
第一部分:分析:文本与结构
第一章‧〈忠信之道〉
竹简情况
思想与内容
结构与思想
并联体与交叠结构
微观结构
宏观结构
结语
第二章‧〈穷达以时〉
竹简情况
思想与内容
结构与思想
上篇:天—人之穷
下篇:人之达
写作的宏观结构
结语
第三章‧〈五行〉
竹简情况
思想与内容
结构与思想
意义建构
引「诗」
第三层面(「章」)的阐释过程
直接指涉其他文献
下篇:不同结构?
结语
第四章‧〈性自命出〉
竹简情况
文本分篇与整体组织结构
〈性情论〉的两个写本
思想与内容
道德修养论
结构与思想
核心文本:上篇
理论应用:下篇
结语
第二部分:本文与哲学
第五章‧结构、文本、意义
刻意为文
战国时期中国的非基于论述的文本
《老子》与〈缁衣〉
郭店《老子》
郭店〈缁衣〉
结语
第六章‧方法论运用:〈太一生水〉与《老子》
〈太一生水〉:基于论述的文本
〈太一生水〉的结构
「道」之「实」(实际状况)
结语
第七章‧书写意义:战国时期哲学意义建构的物质条件
书写与思想
指涉与自我指涉
结构与意义
建构(重建)早期思想
「移动概念」与思想融合
意义建构的物质性
结语
第八章‧结论:书写哲学
哲学生产
书写哲学
文本的混合形式
基于论述的文本的衰落
参考书目
Comments